請點閱網誌閱讀詳細內容!
有人問我:「平常創作是想到什麼直接畫出來嗎?」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。還沒有到英國接受正統插畫教育前,我真的是想到什麼就畫什麼,更偏向「塗鴉」的概念吧!沒有好好的用畫筆紀錄下眼前的世界,沒有深入探索各個主題,沒有積極搜集視覺參考,沒有勇於嘗試不同繪畫媒材,把自己侷限在安全範圍的小框框裡,跨不出去。並不是否定自己以前的創作,每個作品都很珍貴,也乘載了好多回憶。因此我很喜歡偶爾看看自己以前的作品,像是翻閱一本本舊日記。從剛學會握筆的到一兩年前的(感謝媽媽留下我小時候的作品,當時有人看了之後,說我一定是個天才!XD),每次看都很感動,原來真的可以一直喜歡同一件事。
今年四月從倫敦回台居家檢疫期間,接受了雜誌社的邀稿,邀請我用最擅長的繪畫,紀錄下檢疫時的心情以及點點滴滴。同樣是「想畫什麼就畫下什麼」的任務,這次我帶著在英國學習到的,包括考慮內容、媒材、受眾,等等,更專業的去完成作品。(但有點來不及完成作品,有一些可惜之處。)
https://www.marieclaire.com.tw/community/opinion/49715
就豆媽爹!以上都是前言,不是本篇重點!XD重點來了喔!
一兩個月前,在網路上看到今年「桃園國際插畫大展」的比賽資訊,比賽主題關於2020的疫情以及「向世人分享在面對不可預測之將來的心情狀態與應對方式,提供給觀者抒發情緒的宣洩管道,去想像和影響可期待的未來。」(由主辦方撰寫)經歷過居家檢疫,也有了「想畫什麼就畫下什麼」瘋狂腦力激盪的過程,我決定參加比賽,累積經驗。
班導對我說:「你的電繪商業性作品很好看但很普通,我在你的版畫、手繪和角色與敘事性作品中看到了很大的發展性、獨特性以及市場性。」這是我整個大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,也是影響我未來走向的一句話。於是,這次我想用導師的建議來挑戰自己....